妈妈们都会因为孩子厌食而苦恼,除了服药以外妈妈们还能做些什么呢?应对宝宝厌食,小儿推拿是非常有效的手段,今天跟大家讲讲如何通过小儿推拿手法来调理宝宝厌食。
什么是小儿厌食?
中医认为,厌食是孩子较长时间食欲不振,甚至拒食的一种症状。引发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,受纳运化失职。厌食的宝宝往往不爱吃饭,但精神状态正常。
中医古籍《诸病源候论》里记载的哺露,其症状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厌食极为相似。
小儿乳哺不调,伤于脾胃,脾胃衰弱,不能饮食,血气减损,不荣肌肉,而柴辟羸露,其腑脏之不宣,则吸吸苦热,谓之哺露也。
——《诸病源候论》
由这种脾失健运引起的不想吃饭,甚至拒绝吃饭,长期会影响宝宝生长,表现为体型偏瘦及其他一些营养缺乏症状。但一般宝宝的精神状态不受影响,表现与同龄儿童无益。
此种类型因脾失健运引起的厌食时,调理时需以和脾助运为原则。
如果自家宝宝有厌食狂,妈妈们可以尝试以下手法为宝宝进行推拿,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是专业的调理手段,最好有一定的推拿基础和专业的小儿推拿中心进行诊断和调理。
小儿推拿穴位
01
揉板门
位置: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
手法: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,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鱼际,为揉板门或运板门。
作用:健脾和胃、消食化滞,多用于防治食积、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02
顺运内八卦
位置:内八卦位于手掌面,以掌心为圆心,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/3和外1/3交界点为半径,作画圈状。
手法:从乾宫起自兑宫止,顺时针运,反复操作。
作用:行滞消食,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。
03
揉中脘
位置:中脘穴位于上腹部,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(当脐中上4寸)。
手法:以食、中、无名三指,揉动小儿肚脐直上方4寸位置之中脘穴,反复约30--50次。
作用:泄泻,呕吐,腹痛,胃痛,食积,食欲不振等。
04
推小横纹
位置:在掌面示、中、环、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。
手法:以拇指甲掐,称掐小横纹;拇指侧推,称推小横纹。
作用:开胸散郁,化痰涎。
05
掐四横纹
位置: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。
手法:用拇指逐个掐揉,掐一揉三。
作用:消食导滞、祛痰化积,对食欲不振、疳积、腹泻、腹胀、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推拿注意小事项
1、一天推拿一次,推拿建议做小孩左手,推拿力度轻柔,可用爽身粉、精油当介质;
2、小孩年龄不同,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;
3、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,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。